昨天,「机器人上岗两会」的消息引发热议,大家都在感叹,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从酒店到餐厅再到两会,机器人正在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。不久前,机器人亮相国内外博物馆,也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。今天,小豹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,机器人的到来,将给博物馆及相关从业者带来哪些改变?
以下为媒体报道原文:
刚刚过去的春节,英国布莱尼姆宫大厅里一位名叫“贝蒂”的机器人,一经亮相,便成了网络红人。身高1.52米的贝蒂,是牛津大学下属牛津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机器人产品,它“头”戴玻璃罩,“脚”绑轮子,能直立行走,可以像人一样在博物馆大厅接待游客。
春节期间,贝蒂在布莱尼姆宫进行了为期5天的导览试验服务。根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报道,贝蒂不仅能提供有关布莱尼姆宫的历史信息、回答游客的提问,还能跟游客合拍自拍照、将照片上传至推特并加上#bettyinthepalace的标签。贝蒂长相炫酷,外形酷似英国科幻剧《神秘博士》中的“戴立克”,它亲近的举止中透着一点神秘,不断引来游客围观和合拍。新奇的合拍照很快在推特上流传开来,贝蒂因此在社交媒体上火了一把。
贝蒂的走红,让来自山西地质博物馆的展厅讲解员王瑞安(化名)感到新奇,也让他感受到了职业生涯里从未有过的压力。可千万不要以为,用机器人提供导览服务,只是英国布伦海姆宫才有的福利。最近两年,中国多个博物馆和相关场馆也有了机器人的身影,王瑞安所在的单位,近来就引入了机器人“新同事”。
随着机器人的逐渐走红,王瑞安和他的同事在焦虑地思考:不久的将来,机器人在博物馆会迎来“上岗潮”吗?随着贝蒂们的进化,机器人又将为人类带来哪些惊喜和压力?
导览机器人走红背后:解说员供不应求
最近几天,王瑞安时不时会观察“新同事”“豹小秘”的一举一动。他发现,机器人同事可以讲搞笑段子哄游客开心,会做出可爱卖萌的表情,能摇头晃脑地为大家唱歌,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,而这些都是生性腼腆的王瑞安极不擅长的。即使面对最拿手的解说,王瑞安也很难保证,每次都可以做到像机器人一样精准。
王瑞安的压力并非个例。最近两年,中国博物馆和相关场馆,大有“你追我赶”争相尝试引入机器人之态势,如今猎豹移动机器人“豹小秘”、云迹科技机器人“云帆”、百度机器人“小度”等,已成了博物馆的“新员工”。
机器人可以记忆和呈现大量文物资料,能实时与游客互动,这些举动都在提升博物馆的科技范。但博物馆引入机器人,仅仅是为了锦上添花、增强科技感这么简单么?经过一番调研可以了解到,讲解人员的供不应求,也是博物馆尝试使用机器人的重要原因。
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底,全国经各地文物部门年检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873家,相比于1996年的1219 个,翻了近四倍,博物馆文物藏品达3938.32万套。仅2017年,博物馆接待观众就达到9.7亿次。相比之下,讲解人员的储备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。
这造就了一种现状:一般而言,由于人手有限,场馆讲解员通常只为领导和参观团体提供讲解服务,几乎不面向散客。现状的出现,和讲解员培训周期、工作强度、能力建设等因素限制密切相关。
博物馆短期难以培养大量讲解员。据了解,一家博物馆要培养出一个初级讲解员,仅基础讲解能力的训练,就要历经半年到一年,而一个讲解员要走向成熟,必须能将馆藏文物、遗址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,这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历练。
记忆和输出数据恰巧是机器人的优势。面对博物馆这样的垂直场景,当输入大量相关内容之后,通过问询的方式,机器人可以轻松调用知识,而因为有了云端的共享,知识图谱又可以被大量复制,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协同起来,效率也很高。
长久以来,困扰博物馆的痛点,还有讲解员的编制问题和员工流失率。由于编制有限,博物馆经常要聘用编外人员来扩充讲解员队伍,而耗时耗力培养的讲解员,常常又会因待遇和上升空间受限等而流失,这种问题在地市级场馆中似乎更严重。
一位来自山东淄博市的博物馆行业从业人士透露,像淄博陶瓷博物馆、蒲松龄纪念馆这样的场馆,编外讲解员占比高达80%以上。
讲解员本身的工作强度也非常大。一位来自浙江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的工作人员,则道出了讲解员在人手不足和重复劳动下如何耗时耗力: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日均人流量500人次,高峰日期人流量2万人次,但馆内目前只有六个讲解人员,具体到每个讲解员的工作量上,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接待三批人(每批10-60人不等)来算,每个讲解员每天至少要步行20公里,相当于跑了半程马拉松。
为了缓解讲解压力,如今的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已尝试让机器人来解放部分人力劳动。据上述科技馆人员透露,他们此次采购了四台“豹小秘”,现在每台机器人每天大约可以完成130次的室内导航和400分钟的智能讲解。
近年来,中国也在出台政策,不断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场馆的落地应用。比如,《国家“十三五”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科技创新规划》中就提到,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,研发可实现自然语言对话的服务机器人,降低人员工作强度,提升服务质量。
导览机器人进化:人机如何更好协作?
感受到压力的王瑞安留意到,导览机器人并非最近两年才出现。
早在 2014 年,日本未来科学馆就曾向外界展出过两款人形机器人“姐妹”:外形为成年女子的机器人为参观人员讲解,并与来宾对话;外形为女孩的机器人则负责播报国际新闻。“姐妹”机器人的肌肤采用特殊硅树脂制成,非常柔软,从远处看像极了小学课本里的插画人物。
在王瑞安看来,和日本的人形机器人不同,如今博物馆引入的导览机器人,更多在实用功能上下功夫。接地气的机器人厂商也意识到,现阶段只有找到垂直的应用场景,比如挖掘像博物馆这样有着导览需求的细分市场,才能真的让机器人落地,成为人类的好帮手。
对机器人产生兴趣的博物馆,也极为看中机器人的实用功能。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:博物馆选用机器人,并不在意机器人是不是真的长得像人类,更多会考虑其能不能满足导览和讲解需求,能不能有多样化的交互方式,能不能针对自己的博物馆提供可定制化的智能服务方案。
目前,在王瑞安目力所及的视野范围,他已经可以看到多款导览机器人产品,有些机器人是在小范围做试点,而有些已逐渐走向了全国多个地区。
像百度这样的巨头,更多是在做试点布局。早前,百度推出了“小度”机器人,选取了湖南省博物馆进行了落地试点。由于集合了人脸识别、语音识别、小范围运动、互动等能力,“小度”机器人成了博物馆前台智能小助手,的确已经可以分担部分讲解、接待工作。
巨头之外,一些对市场把握极敏锐的公司,不仅推出服务机器人,而且还面向场馆提供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,因此其产品落地范围更广。比如王瑞安的“新同事”“豹小秘”,身影已遍布山西地质博物馆、浙江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、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、山东美术馆等。
在王瑞安眼中,“新同事”可爱灵敏、交互性强、知识渊博,比如提前输入人脸等信息,它会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来,同你打招呼。知识层面,“豹小秘”不仅对博物馆常识了然于胸,还能回答上有关周边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问题。闲暇之余,它还不时地会调侃捧哏,逗得游客哈哈大笑。
目前,机器人面向博物馆的服务,还不能用完美来形容。在王瑞安看来,未来的机器人,还可以在行走的灵活性、语种的多样性做出突破。
和机器人“新同事”共事后,王瑞安开始琢磨起人机关系。他得出的结论是:目前机器人还没有办法做到像人一样灵活,比如难以个性化地处理游客的需求,因此机器人和讲解员更多是协同而非替代关系。
“更加个性化的服务,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。”在博物馆工作两年的王瑞安,一想到这里,不再那么焦虑和迷茫了。